
「認識楊校」
本校創校三十七周年,以「仁、愛、勤、誠」為辦學宗旨,教師團隊視學生為自己的孩子,創造理想的校園環境,致力提升學生的學業及體藝成績,培養學生「仁愛、勤學、真誠、自律、感恩、欣賞」的品德標記,提供適切的學習支援及家長教育,為觀塘區提供優質的小學教育服務。
2021-2022年學校發展重點:
A.優化校園環境及設施,促進課程的發展。
2021-2022年度,本校的STEAM創客教室、創意音樂室、禮堂體藝舞台、多元化小息設施及全天侯有蓋操操場等多項設施相繼落成啟用,讓學校可進一步發展多元化的課程,照顧學生的發展需要,啟發學生的潛能,在疫情半天上課的新學年,楊校教職員團隊訂下各項的關注重點:
- 優化學校的環境及設施,發展多元課程,提升學與教成績,發展學生體藝潛能。
- 在疫情下,學校積極發展面授及網上的混合教學模式,除優化早上課程的時間表(8:10-1:15),學校在下午安排各項視像支援課程及課外活動(3:45-5:00),讓學生享受均衡的學校生活。
- 發展鞏固課程,照顧學生學習需要,減輕家長及學生的學習壓力。二至四年級於下午以視像形式進行;五至六年級在星期六早上以面授形式進行。
- 善用全方位學津貼,除在星期一至五的下午安排視像課外活動外,星期五多元智能課時段及星期六早上進行面授課外活動課(全額資助),例如:田徑、男子籃球、女子排球、中國舞、機械編程、電競班及STEM活動等。
- 小一取消考試,發展進展性評估制度,善用學習時間,讓學生參與更多全方位活動。
- 疫情中增聘教職員,推動各項鞏固學生學業的措施,減少疫情對學生的影響。
- 善用資源,為學生及家長提供支援,例如免費平板電腦借用計劃、關愛基金午膳計劃。
 |
 |
STEAM創客教室
|
全天候有蓋操場(冷氣設備)
|
B.課程的發展
本校學生近年在學業及中學派位成績的進步,學校已建立一隊關愛學生的教師團隊,我們視學生如自己的孩子,深入關顧學生的需要,透過教師培訓及共同備課,發展各項課程及評估政策,設計校本課程及計劃,並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支援計劃。在疫情下,除面授課程外,更運用視像教學及平台,發展混合的教學模式,學校將持續運用多元化策略以提升學生的成績,期望學生能打好基礎,選取合適的中學,迎接更富挑戰的初中學習生活。
- 校本訓輔課程計劃,與學生共渡疫情,向學生發放關懷及愛心,並發展德育、公民及國民教育課程,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及良好品德。
- 疫情下發展優質的網上學習課程及學習平台,以混合教學模式支援學生學習:
▶12-7-2021至15-7-2021延遲四天放暑期為一至五年級提供鞏固課程
▶24-8-2021至27-8-2021提供面授的溫故知新課程
▶1-9-2021至7-9-2021提供半天的班主任班級經營及適應課程
▶8-9-2021開始,星期一至星期五需進行常規的面授課程及下午進行網上學習課程:
上午: (08:10 – 1:15)
a. 第一節:早會、班主任課
b. 第二節至十節:中、英、數、常、視、音、體、普、圖書、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課
下午:(15:45-17:00)
a. 各項拔尖補底的視像課程(輔導課/非華語功課班/功課輔導班/訓練小組課後資優班/學習支援班/特別加強班)
b. 放學後進行網上課後延伸課外活動
- 因應疫情對學生的學習影響,已安排在疫情後為學生提供支援課程
▶ 二至四年級於課後進行視像鞏固課程,而五及六年級於星期六進行全年度的面授增潤課程
▶ 一至六年級加強各項拔補底課程
▶ 六年級推行分流教學
▶ 延遲放暑假進行鞏固課程
▶ 發展學年前的適應及溫固知新課程,讓學生打好基礎,迎接新學年的學習
▶ 調適校本課程
▶ 為小一學生提供鞏固課程,先處理學生在K3學習階段的學習內容,減少疫情下對學生的影響
- 持續完善評估政策,小一以進展性評估取代默書考試,培養學生閱讀及多元化的學習興趣。
- 二至六年級課程及測考調適,為家長及學生提供支援,減輕家長壓力。
- 推動優質教育基金計劃,發展校本STEM及體藝課程。
計劃一: 《創造創客空間:校本小學STEAM創客教育課程實踐》
計劃二: 《創建體藝發展空間發展校本體藝課程及活動》
校訊:
傳媒專訪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