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認識楊校
「認識楊校」
本校創校三十七周年,以「仁、愛、勤、誠」為辦學宗旨,教師團隊視學生為自己的孩子,創造理想的校園環境,致力提升學生的學業及體藝成績,培養學生「仁愛、勤學、真誠、自律、感恩、欣賞」的品德標記,提供適切的學習支援及家長教育,為觀塘區提供優質的小學教育服務。
2022-2023年學校發展重點:
A.優化學校的環境及設施,發展多元課程,提升學與教成績,發展學生體藝潛能:
本校的電子黑板、TEAMS面授及視像混合式課程平台、平板電腦教具資源、STEAM創客教室、創意音樂室及小音樂室、禮堂體藝舞台、操場閱讀花園及樓層閱讀角、小息康體藝術活動及全天侯有蓋操操場等多項設施相繼落成啟用,讓學校可進一步發展多元化的課程,照顧學生的發展需要,啟發學生的潛能,期望新學年能進行全日制的授課模式,楊校關愛團隊訂下各項的關注重點:
- 電子黑板教學計劃
- TEAMS混合式學習課程
- 教師平板電腦教具優化課堂計劃
- 配合中文科新課程實施,發展閱讀策略、培養學欣賞中國文學作品及文言經典
- 英語老師英語語境計劃,增聘3名外籍老師
- 持續推動優質教育基金計劃,發展校本STEM及體藝課程。
計劃一: 《創造創客空間:校本小學STEAM創客教育課程實踐》
計劃二: 《創建體藝發展空間發展校本體藝課程及活動》
- 校本訓輔課程計劃,與學生共渡疫情,向學生發放關懷及愛心,並發展德育、公民及國民教育課程,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及良好品德。
- 持續完善評估政策,小一以進展性評估取代默書考試,培養學生閱讀及多元化的學習興趣。於綜合活動週安排多元化參觀及學習活動,例如海洋公園、香港迪士尼樂園及戲院觀賞電影活動等。
- 加強小一體藝訓練,增設小一田徑必修班、小一英語演講班及小一STEM小天才班
 |
 |
STEAM創客教室
|
全天候有蓋操場(冷氣設備)
|
B.照顧學生及家長需要,為學生提供各項支援,減少疫情下的學習影響:
-
為2022年度小一新生安排「樂繽紛」幼小銜接課程活動及暑期活動
-
為2022年度二至六年級安排暑期活動班
-
為小一新生開放圖書館、STEAM創意教室等校園設施
-
29-8-2022至30-8-2022為一年級提供兩天的小一適應活動
-
29-8-2022至30-8-2022為二至六年級提供面授的溫故知新課程,迎接新學年的學習
-
為小一學生提供鞏固課程,先處理學生在K3學習階段的學習內容,減少疫情下對學生的影響
-
1-9-2022至7-9-2022提供半天的班主任班級經營及自班課程
-
一至六年級加強各項拔補底課程(輔導課/非華語功課班/功課輔導班/訓練小組課後資優班/學習支援班/特別加強班)
-
星期一至五的下午安排免費的課外活動外,星期五多元智能課時段及星期六早上進行課外活動課(全額資助),例如:制服團隊、田徑、男女子籃球、男女子排球、中國舞、拉丁舞、中國畫/創意畫班、弦樂班、中國鼓、機械編程、電競班、STEM及各項多元化活動活動等等。
-
小一推展小班教學(15人至20人一班)
-
二至四年級於課後進行增潤課、五、六年級於星期六進行增潤課
-
於五年級加開一班,減少每班人數,並推行中英數分流教學
C.提升學業成績
疫情下發展的特別安排:
- 延遲四天放暑期為一至五年級提供鞏固課程
- 暑假期間提供各項暑期興趣班(包括兩文三語課程)
- 在開學前一星期提供面授的溫故知新課程
- 二、三、四年級課後增潤課程
- 五至六年級在星期六早上以面授形式進行的增潤課程
- 在疫情下,學校積極發展面授及網上的混合教學模式,除優化早上課程的時間表(8:10-1:15),學校在下午安排各項視像支援課程及課外活動(3:45-5:00),讓學生享受均衡的學校生活。
- 課程調適(鞏固工作紙、評估綱要調適)
- 網上學習課程及學習平台,以混合教學模式支援學生
恆常策略:
- 著重教師教學,點放在黑板佈置、教學策略運用、教學流程及師生互愛關系等傳統核心上,不只依賴電子學習
- 善用日常測考及公開試TSA數據,校長與各級中英數教師共同訂定跟進計劃
- 完善測考制度(發展鞏固及跟進制度)
- 完善考試評估網及擬卷機制
- 分析升中成績,在五六年級參加升中試的班別中,加開中英數分流教學班,針對性提升組別學生的能力:
- 提升第二組別學生能達到第一組別程度
- 提升第三組別學生能達到二組別程度
- 因材施教:除輔導班及支援班外,需針對學校數據,為學生進行中英數的特別加強班(分流教學)
- 完善優質有效益功課制度
- 有效沒壓力的默書制度
- 發展課後或星期六的增潤課程制度
- 減少參加沒有效能的校本課程計劃,讓教師專注於日常的教學及鞏固教學,善用時間提升學生不同能力。
- 完善各科教具資源系統,為教師提供實際的支援。
- 發展教師優質教案及教學資源的分享系統及文化,促進優質課堂的發展
- 善用資源(TRG或計劃資源),增聘編制外教師,減少教師課擔壓力
- 透過外聘服務進行體藝專項訓練項目,讓教師能專注在課堂教學及關顧學生學習需要
校訊:
傳媒專訪:
2022-2023年度小一認識及適應活動表格

|